学生活动

开拓视野激热情|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科普讲座

发布时间:2023-05-17浏览量:60

开拓视野激热情|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科普讲座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同学们对前沿科技的认知,2023年5月5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来到本校,给同学们来了了一场名为《换一种角度展望人工智能》的主题讲座。


讲座一开始,江教授向同学们阐明了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谋求人类的福祉,随后将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江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给人类近期带来的影响是造成大规模失业,给社会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人工智能还可能被用在军事领域,被用于操控杀人工具,这违反了机器人三定律,也带来了伦理问题。

随后江教授针对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中期影响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对人工智做出的道德限制和约束有用吗?江教授通过类比我们目前已经很难阻止人类后代学坏,指出了我们很难不让人工智能学坏。

江教授再放眼未来,引用阿西莫夫在《基地》中的推断: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终将消亡,这是因为至善全能的人工智能会消磨人类的生活意义,而失去意义的文明将是无法维持的。江教授的这段讲述富有存在主义哲学色彩,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兴趣。


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兴趣,江教授推荐同学们去阅读优秀科幻作品,批判了人们常有的对科幻作品的误解,表明科幻作品是普通人关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黑客帝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尤其受江教授推崇。江教授从《黑客帝国》中挑选了最具深度的主题:“瓶中脑”,这指的是假设人脑存在于营养瓶中,大脑所感知到的一切有计算机提供。此时,“感知即存在”是否仍然成立?如何界定人所生活的世界是否存在?这一有趣的悖论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最后,江教授结合近期热门话题:ChatGPT,通过自己的亲身使用经历,指出ChatGPT目前为止定位为聊天机器人,还未脱离娱乐性质,对它的炒作具有商业性质。

讲座末尾进入到提问环节,同学们表现得极其踊跃,江教授也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了细致讲解。


伴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使同学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工智能,理性认识最新科技。

 

撰稿: 428刘若扬 439余博文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No.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浩路100号
电话:021-35306855
邮箱:XXXX@163.com
微信公众号
@1960-2022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