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高风采

同心制香囊,端午暖人心 |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参加社区端午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1浏览量:12


2025529日,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参加了殷行街道城市名园居委会举办的“同心制香囊,端午暖人心”活动。学生们走进居委会参与制作香囊,不仅进行了一次手工体验,更让大家在一针一线中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在欢声笑语里感受邻里之间的脉脉温情,在龙形香囊的绣制中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活动当天,居委会活动室里早已布置得充满节日氛围,桌子上整齐摆放着五彩斑斓的布料、柔软的棉花、驱蚊的艾草,还有各式各样的绣花针和彩线,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大家讲解香囊的历史与制作方法。原来,香囊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古人佩戴它不仅是为了驱蚊避瘟,更寄托着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在制作过程中,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裁剪布料时,要注意尺寸的精准;缝制边缘时,既要保证针脚细密,又要避免扎到手。刚开始,大家动作都有点笨拙又生疏,歪歪扭扭的针脚引得自己都忍俊不禁。但身边的奶奶们纷纷热情相助,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起针、收线,分享她们的小技巧。在奶奶们的帮助下,大家的手法渐渐熟练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可爱的香囊雏形就在手中诞生。将干燥清香的艾草小心翼翼地填充进去,再缝上最后一针,系上精美的流苏,一个饱含心意的香囊便大功告成了。淡淡的艾草香萦绕在鼻尖,仿佛连空气都染上了端午的味道。


活动中浓浓的邻里情最让人感动。在这里,没有年龄、身份的隔阂,大家围坐在一起制作香囊。奶奶们回忆着儿时过端午的趣事,年轻人分享着学习生活中的新鲜事。欢声笑语中,由陌生变得亲近,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节日正是维系这份情感的纽带。


艾草的清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让这一个个凝聚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的龙形香囊,在社区里闪耀着别样光彩。内高班孩子说:“这次居委会做香囊的经历,是我在这个端午节最美好的回忆。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活动,让我们将传统节日的温暖与文化传承下去,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撰稿:高一12班姆哈热木·买吐松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No.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浩路100号
电话:021-35306855
邮箱:XXXX@163.com
微信公众号
@1960-2022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